当前位置:首页 > 德明古镇 > 正文内容

193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“杂剧之冠”王实甫”篇

lxf10272年前 (2023-02-23)德明古镇1509

20230222113542167703694274782[1].png

被誉为“杂剧之冠”的《西厢记》,作者为王实甫。王实甫活跃于元成宗元贞、大德年间,这是杂剧的鼎盛时期。王实甫生平记载不详,似曾为官,与当时大多数读书人一样,他也是梨园常客,醉心“风月营”和“翠红乡”,熟悉才子佳人式的风韵格调。《西厢记》共有五本二十折,每本之间都有情节的起承转合,这种手法的运用,极大丰富了艺术力和戏剧性,并在强烈的情感中,表达了对人性本善和自由的炽热渴望,成为后人竞相模仿的范本,比如我们熟知的《牡丹亭》、《红楼梦》等经典之作,都从《西厢记》中汲取过营养。

20230221101735167694585588898.jpg

20230221101734167694585429780.jpg

20230221101734167694585483110.jpg

20230221101734167694585459164.jpg

20230221101735167694585526701[1].png



相关文章

92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珠玉楼”篇+图

92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珠玉楼”篇+图

德明古镇你好,欢迎来到珠玉楼!珠玉,比喻美好的诗文或者丰姿俊秀的人。郑光祖是元杂剧作家中最杰出的一位作家,与关汉卿、马致远、白朴并称为“元曲四大家”。其创作风格以文采见长,明初朱权评其作为“九天珠玉”...

93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赠茶肆”篇

93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赠茶肆”篇

德明古镇你好,欢迎来到赠茶肆!“赠茶肆”一词,来自李德载的《阳春曲·赠茶肆》:茶烟一缕轻轻飏,搅动兰膏四座香。我国的茶文化虽不如酒文化历史悠久,但种茶饮茶之习并不晚出。此曲夸赞茶肆烹茶师傅的高超功夫。...

94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青山屏”篇

94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青山屏”篇

德明古镇你好,欢迎来到“青山屏”。“青山”一词出自胡祗遹的《中吕·阳春曲·春景》:几枝红雪墙头杏,数点青山屋上屏。在胡祗遹笔下,阳春三月的景致令人陶醉,只适合醉眼朦胧地而不适合清醒地去欣赏。...

106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春来楼”篇

106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春来楼”篇

德明古镇你好,欢迎来到春来楼!“春来”一词,来自曲牌名“喜春来”,也称作“阳春曲”。既是曲牌名,又是词牌名,有多种格式。代表作品有张弘范的《喜春来·金装宝剑藏龙口》等。...

111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乐闲坊”篇

111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乐闲坊”篇

德明古镇你好,欢迎来到乐闲坊!“乐闲”一词,来自张可久的《南吕·四块玉·乐闲》:远是非,寻潇洒。地暖江南燕宜家,人闲水北春无价。慢慢地品尝清茶,品味香甜的瓜果,观赏花草,这样清静怡人的生活,令人神往。...

122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掬月台”篇

122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掬月台”篇

德明古镇你好,欢迎来到掬月台!“掬月”一词,来自马致远的《仙吕·赏花时》。唐代的《春山夜月》中有名句“掬水月在手,弄花香满衣”。马致远的这首小令亦有此意:捧起一掬泉水,泉水映照着月亮,月亮也从天上到了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