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德明古镇 > 正文内容

251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乐闲坊”篇

lxf10271年前 (2023-02-27)德明古镇318

20230222113542167703694274782[1].png

元代传世散曲最多的作家张可久。终生坎坷,所以愤世嫉俗,向往归隐的生活。他笔下描绘的归隐生活的情景是“依松涧,结草庐,读书声翠微深处。”

他尽管怀才不遇,对世道不公有太多的不满,但他深谙世故,忍而不发,作品怨而不怒,深受社会各阶层的追捧,连皇宫都传唱他的曲子,文采红遍朝野。

元明宗年间,张可久接到明宗圣旨,招张可久进宫写作。但张可久并无仕途上的乞求,而是向往归隐的生活;但是不进宫有抗旨之罪,进宫又万般的不情愿,让他左右为难。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,张可久写了一首散曲表明自己的心迹并婉拒明宗。《南吕·四块玉·亦乐闲》“远是非,寻潇洒,地暖江南燕宜家,人闲水北春无价。一品茶,五色瓜,四季花。”题毕,交给官差等候皇上治罪,没想到元明宗看后大喜,皇上心里想,文人不爱功名,不爱钱财,难能可贵。连说两声天下太平,并御笔题匾“乐闲”以示旌表,这就是乐闲坊的来历。从此留下了一段传奇故事,流传至今。

20230221101735167694585588898.jpg

20230221101734167694585429780.jpg

20230221101734167694585483110.jpg

20230221101734167694585459164.jpg

20230221101735167694585526701[1].png


相关文章

90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自然”篇

90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自然”篇

德明古镇你好,欢迎来到德明古镇!此处的“自然”景观,来自于王国维的元杂剧中的“自然”理论,与日本能乐(yue,四声)追求“幽玄”之美相比,元杂剧显示出的是一种开放的、面向社会的、具有市民气息的特征,这...

91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双调巷”篇

91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双调巷”篇

德明古镇你好,欢迎来到双调巷!“双调”一词,来自元杂剧的“联套”形式,简单来说,元杂剧的每一折都采用一个“套曲”,常见的是第一折用“仙吕”,第二折用“南吕”,第三折用“中吕”,第四折用“双调”。...

92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珠玉楼”篇+图

92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珠玉楼”篇+图

德明古镇你好,欢迎来到珠玉楼!珠玉,比喻美好的诗文或者丰姿俊秀的人。郑光祖是元杂剧作家中最杰出的一位作家,与关汉卿、马致远、白朴并称为“元曲四大家”。其创作风格以文采见长,明初朱权评其作为“九天珠玉”...

93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赠茶肆”篇

93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赠茶肆”篇

德明古镇你好,欢迎来到赠茶肆!“赠茶肆”一词,来自李德载的《阳春曲·赠茶肆》:茶烟一缕轻轻飏,搅动兰膏四座香。我国的茶文化虽不如酒文化历史悠久,但种茶饮茶之习并不晚出。此曲夸赞茶肆烹茶师傅的高超功夫。...

97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新雨阁”篇

97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新雨阁”篇

德明古镇你好,欢迎来到“新雨阁”。“天外”一词,出自张可久的《双调·风入松·九日》:琅琅新雨洗湖天,小景六桥边。西风泼眼山如画,有黄花休恨无钱。这首小令表现了作者赏花的兴致和愉快心情,通篇充满了欢乐的...

99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东篱舍”篇

99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东篱舍”篇

德明古镇你好,欢迎来到“东篱舍”。“东篱”一词,出自马致远的《双调·清江引·野兴》:东篱本是风月主,晚节园林趣。作词人马致远在半世飘泊之后厌倦了世事,遂生退隐之心。这支曲子即是表现他隐居乡村的村野逸情...

发表评论

访客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