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德明古镇 > 正文内容

255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圣乐楼”篇

lxf10272年前 (2023-02-27)德明古镇791

20230222113542167703694274782[1].png

自幼有“神童”之誉的元好问,因偏好诗文,不通政论,从十六岁参加科考至二十四岁,四次科考不第。

一二一四年,汴京科考失败后,参加科考失意的举子滞留汴京,吃喝玩乐,招惹是非,诗文唱和,元好问也在其中。此事惊动了金宣宗,宣宗派礼部尚书赵秉文查访。巧遇一伙举子,冒雨在莲池旁对诗。赵秉文微服旁观,只见一个素衣书生仪表堂堂,举止大方,以荷为题吟散曲一首:“绿叶阴浓,遍池亭水阁,偏趁凉多。海榴初绽,妖艳喷香罗。老燕携雏弄语,有高柳鸣蝉相和。骤雨过,珍珠乱糁,打遍新荷。人生百年有几,念良辰美景,一梦初过。穷通前定,何用苦张罗。命友邀宾玩赏,对芳樽浅酌低歌。且酩酊,任他两轮日月,来往如梭。”用以抒发他科考失意后的心情。让赵秉文吃惊的是,在这些失意举子中,竟有这样的饱学之士。从此,元好问与赵秉文结好,其文名震京师。

经赵秉文提携,本已消沉的元好问重振精神,兴定五年进士及第,《小圣乐·骤雨打新荷》及其中的故事广传至今,“圣乐楼“也成为了这段故事和名篇的标志。

20230221101735167694585588898.jpg

20230221101734167694585429780.jpg

20230221101734167694585483110.jpg

20230221101734167694585459164.jpg

20230221101735167694585526701[1].png


相关文章

105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桂令楼”篇

105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桂令楼”篇

德明古镇你好,欢迎来到桂令楼!“桂令”一词,来自曲牌名“折桂令”,这是昆曲中应用极广的一只曲牌,也是京、昆两界演员,尤其是武戏演员最熟悉的曲牌。可单用做小令,或用在双调套曲内。...

108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月圆楼”篇

108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月圆楼”篇

德明古镇你好,欢迎来到月圆楼!“月圆”一词,来自曲牌名“人月圆”.除此之外,在用作“词牌名”使用时,也叫“青衫湿”,始创于宋代的词人王诜,因其词中有“人月圆时”的句子而得名。双调四十八字,有平韵、仄韵...

113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玉堂阁”篇

113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玉堂阁”篇

德明古镇你好,欢迎来到玉堂阁!“玉堂”一词,来自珠帘秀写给卢挚的《双调·寿阳曲》:山无数,烟万缕,憔悴煞玉堂人物。宋太宗曾赐匾额“玉堂之属”给翰林院,著名文学家卢挚曾任翰林院学士,故被人称作“玉堂人物...

115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琉璃殿”篇

115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琉璃殿”篇

德明古镇你好,欢迎来到琉璃殿!“琉璃”一词,来自赵岩的《中吕·喜春来过普天乐》:琉璃殿暖香浮细,翡翠帘深卷燕迟。此曲由喜春来、普天乐两支曲子构成,以金碧辉煌的琉璃、晶莹剔透的翡翠,营造了一种直观的富贵...

120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秋千院”篇

120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秋千院”篇

德明古镇你好,欢迎来到秋千院!“秋千院”一词,来自张可久的《正宫·塞鸿秋·春情》:疏星淡月秋千院,愁云恨雨芙蓉面。全曲含蓄但情真意切,通过对事物的细致描写,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女子对男子的相思之情。...

122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掬月台”篇

122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掬月台”篇

德明古镇你好,欢迎来到掬月台!“掬月”一词,来自马致远的《仙吕·赏花时》。唐代的《春山夜月》中有名句“掬水月在手,弄花香满衣”。马致远的这首小令亦有此意:捧起一掬泉水,泉水映照着月亮,月亮也从天上到了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