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德明古镇 > 正文内容

257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水仙楼”篇

lxf10272年前 (2023-02-27)德明古镇714

20230222113542167703694274782[1].png

元曲作者徐再思喜食甘饴,却为官清廉,一生不惧困苦贫穷。先前做过“嘉兴路吏”,后北上求仕达十年。徐再思嘉兴任时,正值旱灾,不断有人饿死。为救民于水火,州府下令开储粮赈饥。后来发现许多不是难民的人也来领粥,州府一筹莫展,徐再思说:“我有办法。”

徐来到现场,从地上抓起一把土,当着众人的面撒到一口口锅里。围在粥棚前正准备吃粥的一部分人,看到这种情景之后,立即转身离去,他们刚一走出粥棚,后面的人们立即挤了进来。

徐再思站在一高台上,大声喊:“官府施粥是为救苦救难,粥里有点儿土就不吃的那些人,都不是难民。我想,真正的难民怎么会在意粥里有这么一点儿土呢?!”

徐再思写有《水仙子•夜雨》,深情唱道:“一声梧叶一声秋,一点芭蕉一点愁,三更归梦三更后。”穷苦百姓为纪念他,特建水仙楼,以谢救命之恩。“两处相思两处愁,十年迤逗十年受”,徐再思的敬民、爱民之情隽永如水仙花开。

20230221101735167694585588898.jpg

20230221101734167694585429780.jpg

20230221101734167694585483110.jpg

20230221101734167694585459164.jpg

20230221101735167694585526701[1].png


相关文章

91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双调巷”篇

91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双调巷”篇

德明古镇你好,欢迎来到双调巷!“双调”一词,来自元杂剧的“联套”形式,简单来说,元杂剧的每一折都采用一个“套曲”,常见的是第一折用“仙吕”,第二折用“南吕”,第三折用“中吕”,第四折用“双调”。...

94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青山屏”篇

94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青山屏”篇

德明古镇你好,欢迎来到“青山屏”。“青山”一词出自胡祗遹的《中吕·阳春曲·春景》:几枝红雪墙头杏,数点青山屋上屏。在胡祗遹笔下,阳春三月的景致令人陶醉,只适合醉眼朦胧地而不适合清醒地去欣赏。...

97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新雨阁”篇

97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新雨阁”篇

德明古镇你好,欢迎来到“新雨阁”。“天外”一词,出自张可久的《双调·风入松·九日》:琅琅新雨洗湖天,小景六桥边。西风泼眼山如画,有黄花休恨无钱。这首小令表现了作者赏花的兴致和愉快心情,通篇充满了欢乐的...

110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杜宇阁”篇

110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杜宇阁”篇

德明古镇你好,欢迎来到杜宇阁!“杜宇”一词,来自高文秀的《南吕·一枝花·咏惜花春起早》:花间杜宇啼,柳外黄莺啭。银河青耿耿,玉露滴涓涓。整段曲子围绕“咏花惜春”的主体,描绘了一幅早晨的清新幽静之景。...

112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明月楼”篇

112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明月楼”篇

德明古镇你好,欢迎来到明月楼!“明月”一词,来自元好问的《黄钟·人月圆》:十年种木,一年种谷,都付儿童。老夫惟有,醒来明月,醉后清风。1239年,历尽磨难的元好问回到家乡,他如释重负,创作了这首吐露心...

113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玉堂阁”篇

113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玉堂阁”篇

德明古镇你好,欢迎来到玉堂阁!“玉堂”一词,来自珠帘秀写给卢挚的《双调·寿阳曲》:山无数,烟万缕,憔悴煞玉堂人物。宋太宗曾赐匾额“玉堂之属”给翰林院,著名文学家卢挚曾任翰林院学士,故被人称作“玉堂人物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