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德明古镇 > 正文内容

284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文宗楼”篇

lxf10272年前 (2023-02-27)德明古镇888

20230222113542167703694274782[1].png

元曲之美,贵在于清丽辞藻中巧播世态芬芳。元好问是金元两代的文坛盟主,又是元曲、杂剧的开山鼻祖,被尊为“一代文宗”。其散曲虽传世不多,但影响巨大,有倡导之功。金末“文士领袖”赵秉文深悦元好问之才,使其名震金都;后元好问归隐纂修《金史》等著,元初白朴等文士多受其指教。

一二五二年,寓居获鹿的元好问以六十三岁高龄觐见元皇帝,奉送忽必烈“儒教大宗师”尊号。忽必烈欣然,元好问乘机提出免儒户兵赋等提升儒生地位之建议,引蒙古民族“以儒治国”。虽他终身未仕元,但晚年对元已渐趋认同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“文宗楼”取意其抛荣辱,舍身为士争位;诗词曲,文笔宗领端锐,实为名至所归。

20230221101735167694585588898.jpg

20230221101734167694585429780.jpg

20230221101734167694585483110.jpg

20230221101734167694585459164.jpg

20230221101735167694585526701[1].png


相关文章

93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赠茶肆”篇

93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赠茶肆”篇

德明古镇你好,欢迎来到赠茶肆!“赠茶肆”一词,来自李德载的《阳春曲·赠茶肆》:茶烟一缕轻轻飏,搅动兰膏四座香。我国的茶文化虽不如酒文化历史悠久,但种茶饮茶之习并不晚出。此曲夸赞茶肆烹茶师傅的高超功夫。...

94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青山屏”篇

94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青山屏”篇

德明古镇你好,欢迎来到“青山屏”。“青山”一词出自胡祗遹的《中吕·阳春曲·春景》:几枝红雪墙头杏,数点青山屋上屏。在胡祗遹笔下,阳春三月的景致令人陶醉,只适合醉眼朦胧地而不适合清醒地去欣赏。...

104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阳春楼”篇

104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阳春楼”篇

德明古镇你好,欢迎来到阳春楼!“阳春楼”一词,来自曲牌名“阳春楼”,在元曲中也称作“喜春来”。《太平乐府》中属于“中吕宫”,《太和正音谱》中属于“正宫”。其代表作有,张弘范的《喜春来·金装宝剑藏龙口》...

105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桂令楼”篇

105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桂令楼”篇

德明古镇你好,欢迎来到桂令楼!“桂令”一词,来自曲牌名“折桂令”,这是昆曲中应用极广的一只曲牌,也是京、昆两界演员,尤其是武戏演员最熟悉的曲牌。可单用做小令,或用在双调套曲内。...

123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中吕楼”篇

123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中吕楼”篇

德明古镇你好,欢迎来到中吕楼!“中吕”一词,来自元杂剧的联套形式——“中吕”。在常见的元杂剧套曲形式中,大多为第一折用仙吕,第二折用南吕,第三折用中吕,第四折用双调。...

124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仙吕楼”篇

124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仙吕楼”篇

德明古镇你好,欢迎来到仙吕楼!“仙吕”一词,来自元杂剧的联套形式——“仙吕”。在常见的元杂剧套曲形式中,大多为第一折用仙吕,第二折用南吕,第三折用中吕,第四折用双调。...